环评审批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既是守护绿水青山的“安全阀”,也是畅通县域项目落地、助推乡村振兴与生态产业升级的“通行证”。近年来,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紧扣“生态立县、产业兴县”发展战略,始终秉持“寓管理于服务,以服务促管理”的理念,将“服务员”角色贯穿于环评审批全流程,为县域内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精准高效的环保支撑,让民乐的发展更具“绿色质感”、根基更稳。
前置服务关口,变“被动等待”为“主动赋能”。做好环评审批“指导员”,首要在于转变理念,打破“坐等审批”的传统模式,主动将环保服务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。针对我县重点产业项目,在立项阶段便安排“环保服务专员”,通过“一对一”上门对接、线上沟通等方式,精准了解项目性质、规模、工艺及选址意向,结合县域“三线一单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,指导企业优化选址选线、生产工艺和生态环保措施等,避免企业因选址不当、工艺不合规导致后期“走弯路”,切实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。
精简审批环节,变“繁琐流程”为“高效直达”。做好环评审批“服务员”,关键在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通过流程“减法”换取发展“加法”,以规范管理保障服务质量。依托民乐县政务服务中心,实现环评审批“一个窗口收件、一套材料申报、全程跟踪督办”;对招商引资重大绿色产业项目、清洁能源项目,推行“容缺受理”“并联审批”,彻底杜绝企业“多头跑、重复报”。未来将深化“数字赋能”,优化线上申报、审核、出件全流程,让企业足不出户办理业务,真正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企业少跑腿”。
聚焦精准施策,变“统一标准”为“量身定制”。做好环评审批“评判员”,核心在于兼顾生态底线与发展需求,针对不同项目痛点和难点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。对涉及生态敏感区域,以及存在复杂污染因子、采用新技术工艺的项目,组建多领域专家“智囊团”,联合应急、林草等各行业部门开展现场勘查、方案论证,从选址优化、工艺改进、污染治理、生态修复等方面提供精准技术指导,帮助企业优化项目方案、降低环保投入、规避环境风险,实现“环保达标”与“经济可行”双赢。
下一步,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将继续深化环评“放管服”改革,紧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的目标,以更主动的服务意识、更高效的审批流程、更精准的技术支撑,让环评审批既当“生态把关者”,又做“发展助推器”,为打造“生态美、产业优、百姓富”的幸福美好新民乐贡献环保力量,让绿色成为民乐最鲜明的发展底色。